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李彬

  • 固定链接 '中长线多重视新股次新股'

    中长线多重视新股次新股

    提交: 2011-08-01, 18:04:00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者沙滩上!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事物层出不穷。

    与时俱进,是顺应潮流,顺应趋势的最好选择!

    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划时代的30年。

    今后的3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30年。

    也许充满变数,有变数的地方,也充满了机会。

    新,就代表着更多的机会。

    看好这两年来上市的新股板块,包括主板的601群体。

    那到底次新股目前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是什么样的位置,次新股的估值下降了,又到底降到了哪里呢?这是考察市场价值观的角度。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从目前深交所的统计来看,创业板245家上市公司的静态平均市盈率为46.65倍,而中小企业板598家上市公司的静态平均市盈率为37.78倍。而自2011年5月份以后发行的股票的静态平均市盈率为42.93倍,(统一用2010年年报数据以及7月27日的股价),根据数据统计,这69只股票的平均的首发市盈率仅为33.82倍,比1月份时的统计下降了超过50%。即使排出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新股发行定价的下降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期间定价最高的为易华录(300212.SZ)的68.76倍,而易华录上市之后的走势也呈现出先挤泡沫再上涨的情况。

      另一个极端是5月18日上市的桐昆股份(601233.SH),首发市盈率仅12.22倍,创IPO重启后的最低估值。当时正处新股发行最脆弱的时期,即使桐昆股份史上最低的估值也没有摆脱破发的命运,7月27日桐昆股份的顺势涨停可谓重振士气。

    最近大盘低迷,新股板块却表现抢眼,除了短线机构的利益驱动,恐怕更多的是一些战略性眼光的大资金的抢筹。

    看大势者,得天下。主力深谙此道。

    几轮牛熊转换,老股那么多套牢盘,谁愿意当活雷锋。

    那些能创历史新高的老股,比如酒啊,药啊,主力都深扎其中了,新资金抢都抢不到多少筹码。

    新资金新主力,只能在新股里寻找那些能长期战略性运作的股票。

    这就充满了机会。

    选好股,把持住。

    眼光放远点。

    心态放平和点。

    人与人之间生理上的差异是很小的,但股票投资活动的结果却表现出天壤之别。

    面对同样的股市,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人的钱却越炒越少;有的人因炒股成为百万富翁,有的人却因炒股倾家荡产,这是为什么?成功者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不在股票的差别,这不是关键点。很多人也曾经买到了未来的大牛股,但就是没坚持。

    炒股就是炒心态,股市是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地方,在股市中保持良好心态,往往比有技术没心态的人赚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