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李彬

  • 固定链接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转载)'

    寻找跨越周期的成长股(转载)

    提交: 2011-08-26, 21:18:00

    作者:苏竞

    经历金融危机以来,A股投资者对宏观经济数据和经济政策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对月度的CPI数据、PMI这类指标十分敏感,市场也经常在周末或节假日前因猜测假期会出台加息或提高存准率的紧缩政策而出现恐慌性下跌,但政策出台的时间和节奏往往和市场预期有所差异,市场波动性也因为部分参与者博弈宏观数据和政策预期而进行的短期操作而增大。

        应该说投资者关注宏观数据、关注宏观经济政策是资本市场与经济基本面相关度逐渐提高的表现,本身并无可非议,但是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要通过对这些宏观数据和政策的提前预判来获取超额收益的可操作性并不大。另一方面,对一些短期数据和政策的高度敏感,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投资者对长期的宏观经济走向没有把握,看不清。

        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变量非常多,内部的、外部的,宏观的、微观的,特别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市场全球化、同步性的趋势更加明显,A股市场的表现不仅会受到国内经济数据和调控政策的影响,也会对海外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产生反应。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高负债、高杠杆率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巨大的现实问题,多个国家、甚至美国都面临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而中国以往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建立在对资源价格和人民币低估基础上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也必须得到改变。对于这种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转型确实没有什么经验可循,以至于有部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开始产生怀疑,担心中国经济走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到来,劳动力成本将不断抬升,储蓄率也会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自然下降,而经历金融危机后的全球货币超发,也使得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很难回到较低水平,在各种要素约束的作用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避免经济过快下降,避免硬着陆,经济结构调整是关键,要让有限的资源要素支撑更快的增长,就要使得构成国民经济的微观企业都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明确的,无论是现在主动调整还是将来被迫调整,我们都会发现这轮宏观调控对某些行业的抑制与以往几轮经济周期中单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有所不同,这轮调控还带有经济转型的长期考虑。

        从中长期来看,以前那种粗放式的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面临瓶颈,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是大的趋势,是可以预期的大概率事件,但要具体预测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某个数据既不太可能,也很难从中获取持续的超额收益。而在经济回落的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波动和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投资者将逐渐习惯于政策的微调。我们无法预测政策的具体时点和内容,但可以预期政策的目标是使得经济在消耗更少资源和更低环境代价的基础上以更可持续更均衡的方式增长。而不论潜在经济增长率降到什么水平,中间是否有波动,只有那些能够顺应经济结构调整、顺应产业结构升级的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超越周期波动的成长,通过对这些公司的持续跟踪和深入研究,才能够持续的获得超额收益,并从中发现经济转型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