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邦尼

  • 固定链接 '【邦尼视点】中国金融体制弊端很震撼'

    【邦尼视点】中国金融体制弊端很震撼

    提交: 2011-09-11, 17:37:00

    【邦尼视点】中国金融体制弊端很震撼
       中国金融体制的弊端很震撼 谁听了这些话都会很震惊、很沉重,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在温州调研,听到一些民营企业老板们说:“我们随时准备跑路,”这也印证了最近被媒体报道的在江浙一些民营企业出现老板“跑路”案件不断上演。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在中国最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沦落到这种地步,并产生这种想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随着央行为了遏制流动性的过剩和泛滥加剧通胀,央行这种政策出台的思路和方向是不错的,也是有针对性的,所以随着央行在连续提高准备金之后,银行的信贷大幅缩水之后,为了确保所谓国家的重点企业,无数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就成为最先被断流信贷的无辜者,因为这些企业的身份还是规模,都不足以跟拥有特殊身份的国企和央企相比,而无数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为了求生存只有向民间借贷这条路可走,而随着这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加剧,民间信贷的利率不断走高,也伴随着高利贷的蔓延,而很多央企和国企也看到其中的巨大利差,开始不露声色地华丽转身成为放贷者,这是会看到一些地区竟然出现了整个地区老百姓皆做放贷生意,从媒体报道来看,这种危害已经开始危机到这些地区的社会稳定。
       为什么4000万家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32年的贡献最大者,但他们现在度日如年。而一些大的国企,上市公司却有钱,向中小企业转放高利贷,坐吃银行贷款的利差,相当荒唐、不合理。到底是谁的错呢?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看,很难去责难这些拥有充沛流动资金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正是看到这些借贷市场巨大的利差,导致了以上这些企业开始不务正业地转向做利差,而我们的央行却还在继续扩大这种调控力度,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调控是否正在背离自己调控的愿望呢?中国的金融体制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纠结呢?
        这也是我一直在财经解读中提到,中国金融体制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改革银行属于行政属性,让银行回归到商业企业上来,取消国家给予的垄断性利差来维持自己的垄断利润,让商业银行通过去为企业真正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去求生存和发展,国家可以参股一些大型金融企业,但不要去左右银行的正常信贷业务,要引导银行信贷投放,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去引导,而不是靠行政干预,而央行给予的信贷额度也要根据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而不是大锅饭地分配机制,中国不需要如此之多的银行,看看现在银行多如牛毛,充分表明了这种被垄断的行业所带来的垄断利润,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新的腐败载体--权利与资本结合。
        中国不改革现有银行的体制,那么中国注定要为此再次付出沉重的代价--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带来社会的动荡。看看现在各地商业银行性质,从本质上来讲已经演变成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所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通过各种手段,拼命要挤进中国资本市场去获取更广泛的廉价融资资源,而资本市场正在成为这些地方政府最佳选择目标,这也可以让我们理解中国证监会为什么会如此迎合这些权利与资本的联姻,所以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一个最肮脏的交易场所,迷失了自己为中国经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中国金融最好不要错失此次欧美债务危机的改革良机,错失了就要独自去承担巨大的代价和社会的动荡。              解读:治市就是监督约束权力的阳光使用......
     阅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