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华股评网

25889 条 (25889 未读) 共 37

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
民间高手 民间高手
总裁博客 总裁博客
机构博客 机构博客
 « 

王德禄

  • 固定链接 '中关村新锐企业百强'

    中关村新锐企业百强

    提交: 2011-11-03, 19:09:11 由 王德禄

         9月27日,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研究中心的张九红来长城所,和我商讨关于中关村新锐企业百强(即中关村新锐100)的评选活动的有关事宜。我和张早些年即已结识,之前在项目上有过愉快的合作,算起来我们已经有四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了。她向我介绍了评选的缘起、设计和合作点,邀请我成为这次评选的评委之一,我欣然接受,也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发表了我自己的观点。

         新锐100的评选关注成长型的企业。新锐100评选由中关村管委会发起,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办,承办单位是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协办单位是中关村瞪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搜狐产业新区媒体(相关资料可登录活动官网 [dev.house.focus.cn] 查阅)。主要是想发掘一批具有投资价值的高成长中小微企业,发现一批具备成功潜质的行业小巨人,支持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壮大。评选策划已经讨论过几轮,已经在9月29日启动。

         新锐100的评选旨在通过各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的力量,在整个中关村地区建立企业筛选、推荐和评价机制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评选持续时间半年左右,除了评选工作,还设立了企业专场研讨活动、企业网评、企业路演以及榜单产生等环节,新锐企业CEO峰会将对活动进行隆重的收官总结。之后活动将以俱乐部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持续、长期的跟踪服务。

         关于新锐和瞪羚的讨论。对于新锐这个词的理解,张九红解释说是新型的、创新性的、发展比较快的企业。我认为这个释义用瞪羚来表述更为合适。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瞪羚企业是迈出创业死亡谷之后,走进高成长时期但还未上市的企业。关于这类企业的评定,我认为不要把品牌优势这类大企业具备特征的指标加入到评选体系当中,而是要选择能够反应企业高速成长的指标,如销售额这样的指标来评选新锐企业。我认为评选指标要做到尽量的简单,如果某一方面的指标如专利、团队优秀,就应该作为入选的评价参考。甚至我提议,评选的名称应该改为新锐瞪羚企业。

         建议建立评选工作体系。据统计,目前中关村的瞪羚企业有3000~4000家,能够实现20~30%增长的瞪羚企业有500多家。中关村在瞪羚企业方面的数量甚至可以和硅谷媲美,但是也要看到,中关村目前评选瞪羚企业的标准偏低,指标数量只有硅谷的十分之一,而且连续性不强,优秀瞪羚企业不多。我建议评选委员会能够多选取一些指标,建立评选工作体系,并持续的评选下去,让新锐100的评选基础更加夯实和权威。

     

    新锐100评选的相关信息

    1、2011中关村新锐企业一百家评选方案

    一、活动宗旨

      发掘一批具有投资价值的高成长中小微企业,发现一批具备成功潜质的行业小巨人,支持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品牌中国产业联盟

      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

      协办单位:中关村瞪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搜狐产业新区 

    三、活动官网

       [house.focus.cn]

       [www.zgcfg.com]

    官方微博

    [xrtop100.t.sohu.com]

    四、评选规则

      (一)、参选条件

      1、参选企业为2010年1月1日前注册在中关村示范区内的非上市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

      2、参选企业的主营业务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范畴;具体包括:

    产业

    包含领域

    节能环保

    高效节能技术、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移动通信 、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及相关设备如平板显示、高效集成电路等

    生物技术

    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

    新能源

    核能、太阳能、生物能、风能以及智能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技术等

    高端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等

    新材料

    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

    现代服务业

    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外包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科技孵化、科技中介、文化创意、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创新平台、社交网络及社会公共服务等

    3、参选企业无不良信用记录、无劳资纠纷。

    五、评选流程

      (一)征集阶段(9月20日-11月30日)

       通过企业自荐,中关村各园管委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专家推荐等方式征集,经审查合格后,产生候选名单。

      (二)专家初评(12月上旬)

    召开专家评审会,进行初评,确定入围名单  

      (三)企业网评(12月5日—12月15日)

      在活动指定官方网站进行网络投票。

      (四)专家复审(12月中旬)

      召开评审会议,结合企业网评结果,确定最终榜单。

      (五)揭晓榜单(2012年1月上旬)

      公布评选结果,揭晓榜单。


     

    我的相关日志:   2010-11-02 | 创建全球链接,打造世界光谷
    2010-10-30 | 与曹聪讨论中国科技政策
    2010-10-27 | 空中飞人:走出去建立全球链接
    2010-10-22 | 与台湾拓墣所探讨大陆与台湾的新兴产业合作
    2010-09-28 | 硅谷的经济引擎:身处险境
    2010-08-30 | 大宗商品与全球化
    2010-08-23 | 一个智库的成长故事
    2010-08-13 | 大国崛起需要丰富的区域创新作前提
    2010-08-11 | 参加许良英90寿辰生日派对
    2010-07-12 | 为“瞪羚企业”喝彩